本网讯(宋京博/图文)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大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结合我校“爱国 好学 为善 担责”校训,引领青年大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7月24日至31日,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青春创意红”社会实践团深入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围绕大学生暑期文明社会实践、红色走读、乡村振兴、助农实践、科普宣讲、童心港湾等主题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 走进英雄之山 传承红色基因
怀玉山是1935年初方志敏、粟裕率北上抗日先遣队浴血奋战、不幸被捕的地方。为缅怀方志敏的不朽伟绩,1985年在高竹山建“方志敏烈士纪念亭”,2005年在怀玉山建"清贫碑"及"方志敏清贫事迹陈列馆",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次实践团正是受到怀玉山红色精神感召来到怀玉山进行瞻仰参观学习。实践队员先后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方志敏清贫碑、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等多个红色基地。实践队员们读方志敏同志的《清贫》,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员是无私与伟大,看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历史,实践队员了解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一个英雄的团体,他们有的身先士卒,血染沙场;有的不幸被捕,刑场赴义;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无限念诚和爱国的赤子情怀。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实践团诵读了《可爱的中国》,字字千钧,振聋发聩。先烈方志敏对家国河山的大爱情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为革命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召,激荡人心,催人奋进。诵读中,青年大学生重唤红色记忆,续承红色基因。实践团同时还参观学习了与江南四大书院齐名的怀玉书院,有朱熹、王安石、王宗沐、赵佑等历代文人雅士留下的大量诗文和摩崖石刻,文化底蕴丰富、积淀深厚。
二、探访革命老党员 共忆初心传党情
为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在实践中赓续红色血脉,学习老一辈党员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以青年之光照亮责任之路,实践团在玉山县横街镇斧市村、六都乡湾村村开展了老党员访谈绘画实践活动,以老党员和青年大学生对话的方式,实践队结合专业特长,在诉说和聆听中追寻重温红色记忆,并用手中的画笔记录那美好的时刻。
三、聚力乡村振兴 青春力量前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将理论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青春创意红”实践团在玉山县电视台周文彪带领下,前往玉山县省级富硒小番茄产业园展开调研活动。
实践团走进“七彩小番茄”的果蔬温室大棚,新栽种的数千株番茄幼苗有序排列;一根根黑色滴灌导管嵌入无土基质,紧靠番茄幼苗根系,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共要打造1000余亩的大棚基地,累计投资达3000余万元。补光灯、气象站、降温风机湿帘等现代化设施农业设备引人注目。技术负责人介绍,作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更离不开养分。大棚里每株番茄苗都有专属“营养师”,系统根据作物长势,自动配比营养液,通过导管“输液”。棚内温度传感器、自动光照灯、伸缩式遮阳膜、智能滴灌系统等设备都会实时采集环境信息,自动调节大棚内的温、光、水、气、肥,保证农作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最后实践团参与技术体验及结合专业特长进行写生。
四、踏寻革命足迹 追溯红色记忆
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青春创意红”实践团首先来到上饶集中营旧址,进行走访调查。先后参观了茅家岭监狱旧址、纪念馆与革命烈士公墓等多处地方饱蘸情愫地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并重温入团誓词。上饶集中营原为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建立的法西斯集中营,叶挺、冯雪峰等革命烈士在此处留下了与敌人抗争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诗篇,现已成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队员们深入了解当地红色历史和先辈们的艰辛奋斗,深刻感受历史的厚重和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他们用心铭记那段峥嵘岁月,赓续我们的红色血脉,更加坚定了信仰和理想。
青春建功新时代,不负韶华勇作为。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应上好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实践队深入基层了解并感悟中国农村最真实的面貌,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为初心,发挥青年力量,挥洒青年汗水,用青春风华书写使命担当,并号召更多青年人投身到新时代新农村来。
编辑:熊路辉 审核:关朋朋